inherit

富阳元书纸及传承人介绍


富阳元书纸

      古称赤亭纸,宋真宗时期被选作“御用文书纸”、科举考试用纸。因皇帝元祭(元日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改原称为元书纸。制造技艺已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其制作工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以当年生嫩毛竹为原料,包括制浆、造纸等72道大小工序,利用富春江南岸山区特有的山泉水,遵循传统工艺,经特殊工艺配方,在精湛的技术掌控下精制而成,全竹原料,原生态无化学添加。其特点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薄若蝉翼、韧似纺绸,且久藏不蛀、不变色,自古便有“纸中君子”之称。


元书纸非遗传承人朱中华简介

      1968年6月生于大源朱家门,为富阳朱家门竹纸古法制作第十三代传承人,元书纸非遗传承人,16岁中学毕业即师从朱宏声。从一株毛竹变成一张纸需72道工序,皆称富阳古法制纸能手,广受行业内赞誉,地方威信颇隆,时人评其为人勤劳、踏实、诚恳、能干。从事专业的古法竹纸生产,因原料讲究、配料科学、做工考究、色彩丰富、品种多样、质地独特,深受书画界专业人士好评。经三十余年的潜心专研、实践,集古人和前辈土法造纸之大成,对书画用纸的用料、配方有独到见解,被当地称为富阳明清之后古法造纸第一人。


传承人事迹

      1.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请为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届“数字化与可视化在中国手工纸行业中的应用”研修班实践课程特任教师。

      2.代表富阳竹纸制作技艺,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义务)文化产品交易会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工坊”荣获优秀展演奖。

      3.于2016年5月15日至2016年6月13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加“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首届研修班”培训”,成绩合格,准予结业证书。

      4.2013年12月,被评为第四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纸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5.2016年12月11日,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手工纸研究所选定为富阳竹纸研发基地。

      6.2016年9月25日,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国(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7.登上《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期刊(2016/11/01/第21期)

      8.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富阳竹纸文化保护和传承发展促进会。